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admin 2025-04-27 新闻中心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德国1942年为什么不选择重新进攻莫斯科,而是选择进攻斯大林格勒?
  2. 俄罗斯为何不在赫尔松附近安排斯大林格勒战役,讲好的空城计呢?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德国1942年为什么不选择重新进攻莫斯科,而是选择进攻斯大林格勒?

在1941年残酷的冬季作战中,希特勒亲自出任陆军总司令,准备以强有力的措施阻止苏军的大反攻,由于缺乏战略预备队,希特勒拒绝批准任何形式的撤退行动。从军事角度来看,德军要想改善防御的不利态势,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前线的一些突出部阵地,拉直战线以增加防御强度。但是希特勒严令必须坚守这些突出部,这些突出部是理想的进攻莫斯科出发基地,德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守住了勒热夫突出部和杰米扬斯克突出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德军会在1942年再次发起对莫斯科的进攻,包括苏军最高统帅部。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如果德国陆军总司令还是勃劳希契的话,那么极有可能德军会再次进攻莫斯科,但是勃劳希契已经被希特勒解职,现在的陆军总司令部已经完全服从于希特勒,连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也失去了权威,东线的战略问题由希特勒亲自决定,德军将领只能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希特勒的专业军事能力肯定是不如他的将军们的,他考虑问题以更多的倾向于战争经济角度,而不是单纯的军事角度,从策划进攻苏联一开始希特勒就主张将进攻重点放在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南方,即指向乌克兰的农业、顿涅茨的重工业和煤炭以及高加索的油田。现在希特勒的完全掌握了东线的作战指挥权,自然要将战争经济的路线贯彻下去,进攻重点将转向南方,占领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从军事角度来看,再次向莫斯科发起进攻这一战略企图实在是太过明显,鉴于德军在冬季拼死守住那些危险的突出部,苏军已经确信德军将进攻方向再次放在莫斯科方向,苏军已经大大加强了莫斯科方向上的防御,几乎所有的战略预备队都集中在莫斯科附近,显然苏军准备在莫斯科再次和德军展开决战。这样一来,希特勒选择在南方发起战略进攻就达成了重要的战略突然性,使德军能很容易突破苏军的战役防御地幅,迅速取得战役自由,在机动作战中苏军完全不是德军的对手,这可能是军事上唯一的理由了。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从整个东线战略上来看,希特勒策划的“蓝色行动”存在致命的战略弊端,首先高加索地区实在太过遥远,德军的进攻距离将远远超过进攻莫斯科,而且由于高加索在苏联版图的最南端,德军主力进入高加索时将不可避免的暴露出纵深的侧翼(左翼),这将牵制相当数量的德军部队,德军越是深入高加索,就越需要将更多的兵力投入侧翼的防御上来,进攻的兵力自然也就越少。更加致命的是,德军向南方发起进攻,相当于是绕过了中央方向(莫斯科)上的苏军主力,一旦苏军发现德军的进攻方向不在莫斯科,其主力必然南下进攻德军,而德军脆弱的侧翼正好处于南下苏军的打击之下,德军唯一的机会就是迅速占领高加索,而遥远的距离注定了这是不可能的。希特勒的“蓝色行动”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军事原则,那就是只有在打败敌方的主要军事集团后,才可以向敌方的纵深挺进,而不是绕过去!

德军在莫斯科战败,明知有重兵固守。转而使用善长的闪电战,袭击战而奔袭斯大林。在战略战术和谋略上,是扬长避短,速战速决的灵活的战术变換,实际是对的。

为什么又失败呢?是因德军长线进攻,深入俄罗斯纵深腹地,极寒气侯,冻死冻伤德军无数,士气严重受挫。后方供应的食品,武器弹药,燃料等物质,国内钢材奇缺,生产跟不上,战线又长。德军已形同强驽之未,疲劳之师。再加上失去,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又有苏军殊死相搏。失败也就成必然趋势。

一己之见。谢邀!

希特勒曾经说过“如果不能取得迈科普及格罗兹尼的石油,我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石油的短缺一直是德国人非常头疼的问题,而且这问题贯穿了整个二战。尤其是莫斯科失败之后,德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耗尽,光靠罗马尼亚那点产量和煤化汽油真的不够用。因此希特勒当时就觉得只有拿下了高加索,才能干的趴苏联。但直接攻打高加索地区以及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太过于冒进,反对的将领很多,但全被打压了。

另外,高加索地区还有世界最大的锰矿,这种常用于坦克的金属也是德国急缺的战略原材料之一。

所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的基调就是因为战略资源的不足。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另外,莫斯科战役中 德军也寻思这莫斯科总是打不下来和源源不断的补给有关系,尤其莫斯科又是当时苏联的交通枢纽,因此德军也考虑先把苏军补给线以及资源产地先占了,同时扫清南北两个方向的侧翼威胁。最后三个方向对莫斯科完成致命一击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为什么?除了一楼所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打击苏军士气为目的的心里和精神战,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不是斯大林吗,而这个城市名字也是同名,如果进攻成功涵义意义可想而知。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德军在1942年夏季将进攻重点目标改为斯大林格勒,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首先是为了尽快攻占苏联高加索油田,这里占当时苏联石油产量的40%。而进一步的动作则是攻占里海沿岸的巴库,打通通往中东和波斯湾的道路

其次斯大林格勒本身是苏联南方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攻占这个城市之后,可以腾出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南下,进一步向中东进发。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最后德军真正本意是如果可以快速攻下斯大林格勒就能够进军中东和波斯湾。一旦德军进入中东地区,那么当时保持中立的土耳其和阿富汗会前来协助。这从当德军攻占高加索大部分地区,土耳其随即将20多个师调往苏土边境准备策应即可看出。不过由于之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斗旷日持久和没有攻占整个北高加索,使得土耳其担心自己会像在一战那样没有看清谁是胜利者而吃亏,最终没有予以配合。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还要指出的是,如果德军得以进入里海沿岸和中东地区,会直接威胁到伊朗。这里是当时苏联接受美英援助重要地区之一,在二战中这条航路的物资占美英向苏联援助物资的四分之一。况且伊朗本身在英国和苏联占领后心怀不满。

不过虽然德军如意算盘打得很好,然而德军在实际作战中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方向没有充分利用好装甲兵部队,将大量兵力投入持久巷战。最终德军的结局就是在斯大林格勒城下丧失战略主动权。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俄罗斯为何不在赫尔松附近安排斯大林格勒战役,讲好的空城计呢?

俄赫尔松撤军,很好地演绎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真谛。至于什么“空城计”,俄罗斯可没说,那仅仅是部分网友的妄自揣度和一厢情愿罢了。

赫尔松之战若打响,对于乌克兰而言,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战;对于俄罗斯则是滑铁卢。早在10月18日,新任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洛维金大将在首度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采访时称,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区的局面可以用“紧张”来形容,他有可能就此做出艰难决断。而这个“艰难决断”就是撤军,信号早已释放,只是一些人心有不甘,故意曲解而已。

及时止损、避其锋芒,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若像斯大林格勒战役落个保卢斯元帅那样的下场,就是一种弱智的表现了。

这个很好理解,俄军在赫尔松决战是背水而战,而且还存在乌军在第聂伯河上游炸开大坝后水淹七军的危险。隔江而治也不等于俄罗斯失去赫尔松地区,依靠第聂伯河天险做为防线和重新划分赫尔松地图,并不防碍俄罗斯吞并乌东四州的计划。乌克兰没有上当而产生空城计的计划虽然落空,但俄军却为达到全境解放顿巴斯有了机会,已经将部分主力调往顿巴斯其他战场,准备在那里进行更大战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广州市泽成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区别》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