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赤道的温度从未融化乞力马扎罗的雪什么意思?
意思: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分布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由于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非常高,所以就形成了著名的“赤道雪”现象。
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左右。乞力马扎罗主峰海拔高度接近6000m,其峰顶比同同纬度海平面的气温低了几十摄氏度以上,基本上常年零下。所以,上峰顶上常年冰川覆盖,冰雪难以融化很正常。
地质形成:
东非大裂谷直至今天仍存在着地壳运动,乞力马扎罗正是较近的火山活动的结果。形成大约始于75万年以前,最初由三个大火山口组成:希拉、基博和马文兹。而后希拉火山锥崩塌消失,接着是马文兹。基博火山却一直保持着活力,在大约36万年前还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爆发,它释放的黑色熔岩盖过希拉火山口,在马文兹火山的原址上形成了乞力马扎罗山鞍。
其实从地理角度而言就是垂直地带性。 赤道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因为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较多,温度高。但是乞力马扎罗山比较高,高达五千米以上,气温递减率每千米降6摄氏度,可以使该地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因此雪不会融化。
赤道地区是热带,给人们的印像就是热,是长年持续的热,但凡事都有例外。非洲东部高原上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且是一座休眠火山,其高度为5892米,山上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虽处热带,却长年寒冷,山顶长年白雪皑皑,经久不化,成为奇观。
这是因为接近地面的大气温度与海拔高度有关,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高度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度。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2米,所以虽然地处非洲赤道附近,但山顶温度低于零度,所以长年积雪。
乞力马扎罗山雪观的形成原因?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白雪皑皑,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
乞力马扎罗的雪结尾是什么意思?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结尾的意思是男主人公哈里在死前看到了“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这象征着他在死亡面前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
小说的主人公哈里是一个作家,他在非洲旅行时因腿部坏疽而濒临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和人生中的种种遗憾。然而,在他死前的最后时刻,他看到了“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平静和解脱。
结尾的这一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它暗示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财富或成就,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我们是否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看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乞力马扎罗的雪讲的是什么故事?
讲的是一位作家在生活中苦苦挣扎,从追求爱情到艺术,从情场失意到纵情声色,最后到神圣的乞利马扎罗山下寻找精神归宿的故事。
影片是以倒叙手法开始的。饱经沧桑、染上疽毒的作家哈里躺在病床上,由他的第四任妻子海伦守护着。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看着远处的乞利马扎罗山,回忆起了过去的一幕幕往事。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总是白雪皑皑,这是为什么?
谢谢邀请,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3°S,地处赤道附近,是一座死火山,乞力马扎罗山地处热带,其山麓植被是热带雨林,而到了山顶上却终年白雪覆盖,也就是有冰川覆盖。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脉,因为从山麓到山顶,你就可以经历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和自然带变化。
这一切的出现,都是因为乞力马扎罗山足够高,乞力马扎罗山的海拔为5895米,而我们知道对流层大气海拔越低温度越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将会下降6℃左右,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大约在海拔5200米以上的区域,基本就是冰川覆盖带。
从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麓到山顶,我们可以看到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等等自然带,几乎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全球变暖,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的冰川不断的融化,有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将会在10年内消融,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无法再欣赏到赤道雪山的美景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